郭沫若

理 宏:有几个苍蝇嗡嗡叫——重读《满江红·和郭沫若同志》有感

“小小寰球,有几个苍蝇碰壁,嗡嗡叫”,是伟人上个世纪50年代初回击反华大合唱的千古名句。最近网上也有一些苍蝇嘶哑着嗓子,扯破喉咙,像泼妇骂街一样,嗡嗡叫,却原来是因昆仑策坚持人民立场、倡导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原则,宣传弘扬红色文化,反击历史虚无主义,惊了他们西化私

昆仑 苍蝇 满江红 郭沫若 苍蝇嗡嗡叫 2025-06-07 14:17  14

知识分子中:老舍、鲁迅和郭沫若的收入水平如何?

以老舍、鲁迅和郭沫若三位先生为例,他们在文学创作领域取得的成就,让许多人都忽视了他们的生活状况。仿佛在文学这般高雅的事业面前,提及金钱就会显得庸俗不堪。但实际上,无论从事何种职业,人都要吃饭,而吃饭就不得不考虑日常的生活开销。不过,从古至今,文人在大众心中往往

写作 收入 文学创作 鲁迅 郭沫若 2025-06-04 13:26  17

《阵地》首播:8位实力派加持,王劲松力压群雄,谁能阻挡?

《阵地》:文化与武力的双重抗战力量,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,抗日战争无疑是一段极为重要且决定性的一章。这场战争不仅仅是枪炮与鲜血的较量,更是民族意志、文化力量和人民团结的全面对抗。电视剧《阵地》正是聚焦于这一历史时期,尤其是1938年至1944年间文化抗战与武装抗

王劲松 阵地 郭沫若 夏衍 全民抗战 2025-06-04 12:27  13

郭沫若去世八个月,63岁妻子自缢身亡!揭开半世纪血泪情债

1978年6月,86岁的郭沫若病逝于北京。八个月后,他的妻子于立群——那位曾以“抗战夫人”之名陪他颠沛半生的女子,用一根绳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众人唏嘘“伉俪情深”,儿子郭博却悲愤道出真相:“父亲是家庭的罪人!”原来,于立群整理遗物时,翻出一沓泛黄书信,尘封四十

情债 郭沫若 于立群 张琼华 血泪情债 2025-06-01 18:13  7

郭沫若保住了自己,却没能保住家人

1964年的一天,郭民英将家中的一架盘式录音机带到班上,与同学们一起欣赏古典音乐,结果犯了忌:一是炫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,二是宣扬所谓“洋名古”。一位了解郭家内情的学生于这年9月1日上书毛泽东,以阶级斗争观点反映中央音乐学院存在的“严重问题”。

郭沫若 于立群 郭世英 郭民英 张东荪 2025-05-24 08:37  11

定陵被毁之后,再无皇帝陵被挖 吴晗、郭沫若将永久钉在耻辱架上

在中国考古史上,明定陵的发掘是个让人惋惜的故事。这座埋着明神宗朱翊钧的陵墓在1950年代被挖开,里面藏着无数珍宝,可惜因为技术不过关,文物几乎全毁了。从那以后,中国再也没主动挖过别的皇帝陵。而这件事的主导者吴晗和郭沫若,也因为这个失误被历史狠狠记了一笔。

皇帝 郭沫若 吴晗 定陵 袁震 2025-05-23 22:29  17

毛主席给郭沫若一封信,笔迹颇有金石味道,风格浑厚苍茫

这封信,是毛主席与郭沫若之间关于学术的一次深入交流。这幅作品每个字,对于长撇大捺的处理,也彰显出一种特别之处,在伟人的书法作品中,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,长撇笔的书写是很舒朗的,接着捺笔的书写,在其位置上是比较低,一般情形下,会从撇笔的收笔位置上起笔,这一点

毛主席 金石 郭沫若 苍茫 郭沫若一封信 2025-05-19 14:05  17

鲁迅和郭沫若对于文学的贡献谁大很难分清

郭沫若和鲁迅,都是20年代中华民国时期著名的文化人。一个人写出了中国白话文小说的代表作狂人日记。另一个写出了现代新诗代表作女神。对于他们两个人谁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大,民国时期的文化界普遍认为鲁迅高于郭沫若, 这主要是指小说和杂文方面,对于封建社会的批判和揭露,对

文学 狂人日记 鲁迅 蒋介石 郭沫若 2025-05-16 10:41  15